交通肇事罪中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罪中逃逸的认定标准是:1。交通事故后的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之前的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有交通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有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事故后逃逸。2.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救助义务,逃避责任追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同等事故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力赔偿30万元以上的。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饮酒、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二)驾驶无驾驶资格的机动车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部件失灵的机动车;(四)明知是无牌或者报废机动车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行驶的;(六)逃离事故现场,逃避法律追究的。第三条“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的行为。2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认定的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认定标准是:主观上为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事故车辆或遗弃事故车辆逃离道路事故现场;客观上存在逃离现场的行为,那么这些都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如下: (一)“肇事逃逸”是指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潜逃、藏匿的行为。(二)“深入调查”是指以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和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进行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提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三)“检验报告和鉴定意见的确认”是指自检验报告和鉴定意见副本送达当事人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未申请复验、鉴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复验、鉴定的,鉴定机构不予认可
(八)“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九)“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