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罪: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正确把握。首先,认为逃逸是有前提条件的,即行为人应当意识到事故的发生。其次,逃避救助义务,进而逃避责任追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鉴别。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103010规定:交通肇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造成一人死亡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同等事故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力赔偿30万元以上的。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饮酒、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二)驾驶无驾驶资格的机动车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部件失灵的机动车;(四)明知是无牌或者报废机动车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行驶的;2如何确定被害人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法律分析: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被害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主要收入来源等因素确定。1.受害者是农村居民,经常住在镇上。在城镇工作、生活、学习一年以上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比如城镇居民的标准,适用于以下情况: (一)本人虽无生活来源,但随配偶、子女在城镇居住的;(二)随父母生活的未成年人,其父母经常居住在城镇的;(3)具有农村户口的未成年人在城镇上学、生活。2.受害人是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或者承包的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无法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3.从城镇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退休后回农村居住生活,并定期从单位领取退休工资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4.如果受害人户籍地由农村县市调整到市区,仍在原户籍地务农和生活。他/她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收入,消费水平与普通农民基本相同,适用农村居民标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一条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侵权人是一个组织。组织分立、合并的,继承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要求被侵权人赔偿,但被侵权人已经支付费用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