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作为曾经的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如今却陷入了破产重组的困境。那么,威马汽车失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融不到资?经营问题?还是战略不清晰?这些原因都有可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威马汽车失速的原因,以及它对行业带来的启示。
33.7 亿人民币)的股权融资,进入二级市场,获取更多融资渠道。然而,2023 年 9 月 8 日,Apollo 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正式宣布终止收购威马汽车的协议。
威马汽车从曾经融资超 350 亿元,到现在的濒临崩盘,其原因则很可能指向:管理层之间无休止的内耗。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销量持续冲高之时,威马汽车“崩盘”的迹象却早已显露。2023 年 2 月 3 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沈晖发出一封内部信,详细讲述了威马在 2023 年所面临的形势以及要如何活下去。而早在 2022 年 11 月 21 日,沈晖同样发布内部信,称为应对资金压力,公司各级人员将降薪。直至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威马汽车开始全员停薪留职。网传聊天截图显示,威马市场部员工被通知居家不办公,无 N+1 赔偿。2023 年 2 月 14 日,就上述传闻,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求证,未获回复。而种种迹象显示,威马的主要矛盾就是团队内缺乏“人和”。△图片来源:图虫网“沈总之前说过,他在威马是负责整合资源、当团队粘合剂的角色。”威马成都公司员工蔡宇(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沈晖粘合剂的角色显然没有扮演好。威马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侯海靖的大权独揽,前 CTO 闫枫的负气离开,主张直销模式的陆斌从被调岗到离职……管理团队的内斗,最终让创立 8 年的威马,在建厂、构建经销体系与产品研发等环节中产生大量内耗。这种内耗不但让威马汽车在烧掉 350 亿融资之后,收获“一地鸡毛”,同时也让深陷其中的管理层和千余名威马员工感到身心疲惫。当然,现在这种“折磨”终于有望结束,而结束的代价很可能是那匹曾经在新能源造车战场上一路驰骋的“威马”,将会“死”掉。站在悬崖之上“目前成都这边还没有接到停薪留职相关通知,都还只是传言。”2023 年 2 月 15 日,蔡宇(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尽管如此,寒气却早已在威马内部弥漫。2023 年 2 月 3 日,沈晖在内部信中提出要在三方面进行大变革:一是要积极拥抱合作,开放共赢,未来公司的研发能力和量产能力将全面对外开放;二是要全力追求精益发展,在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同时,科学合理定价改善盈利结构;三是要增效降本,公司将于近期进一步梳理和优化组织架构,精益运营体系、提升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流程。该内容被业内解读为威马未来将进行代工,且又将裁员降薪。早在 2022 年 11 月发布的内部信中,沈晖就已表示将通过降本增效、优化运营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