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过烧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极受到过高的电流密度或过长的电流作用时间而产生过热现象。电极过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电极糊质量:电极糊指标与炉型不匹配,电极糊挥发分含量过低,软化点太低,致使电极烧结过快,造成电极过烧;电极糊灰分含量太低,电极消耗速度慢,烧结速度快,造成电极过烧。
2. 电极过长:长时间不压放电极,电极在导电夹(铜瓦)里滞留时间过长,造成电极过烧。
3. 底部环密封烧坏穿火:把持系统不绝缘,产生电极局部发热;导电夹夹紧力不够,致使导电夹和电极筒接触不良而发热;导电元件磨损严重,表面拉伤严重,产生大量凹槽,与电极筒筋翅的接触面积变小,导致导电面积不够而发热,造成电极过烧。
4. 电炉一直低负荷运行:操作电流大(二次电流),电压低,功率因数过小,做功差,电极烧结速度大于消耗速度。
5. 其他原因:电极过烧还可能是由于电极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极温度过高、电解质成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预防电极过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合适的电极糊,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定期压放电极,避免电极在导电夹(铜瓦)里滞留时间过长。
3. 确保把持系统的绝缘性能良好,导电夹夹紧力足够,导电元件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
4. 合理控制电炉的运行参数,避免低负荷运行和大电流、低电压运行。
5. 定期检查电极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极过烧等问题。
如果发生电极过烧,应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 立即降低电流,避免电极进一步过烧。
2. 停电检查电极的状态,确定过烧的程度和范围。
3. 根据电极过烧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修复电极、更换电极等。
4. 调整电极的压放制度,确保电极的正常消耗和烧结。
5. 对电炉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优化操作,避免再次发生电极过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