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两大巨头,又双叒叕因为“涨价”成了热搜榜里的“红人”。今年 8 月 10 日,美团单车宣布从当日 23 时起,调整其骑行畅骑卡的 7 天、30 天和 90 天不限次卡价格,分别从 10 元、25 元、60 元上调至 15 元、35 元和 90 元,涨价幅度最高 50%。没过多久,有网友发现某品牌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悄悄“偷跑”,租借价格上涨到 4 元/小时,而在一些热门景区里租借共享充电宝的起步价,更是达到 5 元/小时。共享单车涨价,已经不是第一天了。
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打工人,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对数字变化的感知变得格外敏感。也正如此,共享经济两大主流市场的涨价举动,迅速引发人们热议——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在不在意涨价,评论区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
同样地处市中心,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分布得密密麻麻,但共享汽车的网点却很是稀疏。打开共享汽车平台的 App,即使发现了一个相距不远的取车网点,往往也要左拐右绕几个路口,在停车场的某个角落才能找到。社交平台上,不少城市的网友都在吐槽现在的共享汽车越来越难开。即便是在 App 里找到一辆续航里程充足、看上去外表正常的汽车,但实际车况常常令人咋舌,投诉无门更是常态,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早在 2010 年,分时租赁共享汽车模式就已经在中国落地;2015 年开始,共享汽车开始在中国大面积发展开来,这一年也被誉为“共享汽车元年”。然而,同样顶着“共享经济”的光环,七年前人人追捧的共享汽车,如今似乎已经成了一地鸡毛。
常常出差的董平发现,过去经常能看到的共享汽车,现在已经越来越难找了。几年前,董平还在华北某城市上大学,每到周末从学校开往市中心的公交车经常挤得满满,数次挤车下来,董平的脚经常被挤得又红又肿。那时候,共享汽车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董平每次从学校回市中心,都要换乘两三次公交车,才能到达目的地。
“那时候共享汽车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每次从学校回市中心,都要换乘两三次公交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董平回忆说,“现在共享汽车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我想打车,但是又怕堵车,就会选择坐地铁。”
和董平一样,很多人都发现,现在的共享汽车越来越难找了。这是为什么呢?
共享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10 年,当时分时租赁共享汽车模式在中国落地。这种模式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预订车辆,并在指定的地点取车和还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015 年开始,共享汽车开始在中国大面积发展开来,这一年也被誉为“共享汽车元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汽车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共享汽车市场,推出了各种共享汽车品牌。一时间,共享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种优惠活动层出不穷。
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些共享汽车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同时,由于共享汽车的使用频率较低,车辆的维护成本较高,一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影响。此外,一些用户在使用共享汽车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例如乱停乱放、损坏车辆等,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尽管共享汽车市场目前面临一些挑战,但仍有一些企业和专家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共享汽车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同时,政府也在加大对共享汽车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未来,共享汽车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共享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共享汽车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